你了解脏腑调理吗?这是治病强身的本
脏腑调理就是运用特定的按摩手法直接作用于胸腹部的脏腑组织器官或经络穴位,通过外在的刺激疏通经络,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消除气血运行的障碍,促进气血流通,使气血能够随经络和血脉运行,而內灌脏腑,外营肢节,贯穿上下,从而改善组织器官的营养供应,保持人体新城代谢功能的旺盛,促进废物的排除,使人体各部的功能保持相对的协调和平衡,有效提高机体的生命力,保障人体健康,起到强健身体,防病治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健脾胃,生气血:脾胃是人体腹部的重要脏器,属于消化系统,互为表里。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两者的关系是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所以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营养均靠脾胃所受纳和运化的水谷之精微供给。另外,脾胃在中焦,脾主升,胃主降,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功能正常则清升浊降,气化正常,气血条达,可保持机体阴阳气血相对的平衡。因此,有“腹为万病之机,治疗万病全在治疗腹部之说。通过对腹部脾胃的按摩可以起到增强脾胃受纳,运化,升清的功能,促进气血的生成,废物的排泄,不仅起到局部治疗作用,而且对全身组织,器官起着调节,促进之作用,是整体的治疗和保健方法。
2.益肾气,平阴阳:肾脏是人的生命之本,主骨生髓,藏精主水,内蕴元阴元阳,为脏腑阴阳之本,是生命之源,故肾为先天之本。肾中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临床上有五脏之病穷必及肾之说,就是说脏腑功能失常导致的许多病症常与肾有关,许多脏腑病治疗无效时,往往求助于肾而取得较满意的疗效。通过对腹部按摩产生的软坚散结,活血化瘀,化生气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营养的功效,有利于对肾中精气的补给,从而保持肾中精气旺盛,恢复肾阴肾阳平衡,并使其能够促进其他脏腑阴阳的平衡,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起到扶正祛邪,去病健身,延缓衰老的作用。
3.疏肝胆,畅气机: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主疏泄。疏泄即疏通畅达之意。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的重要作用,一身气机调畅,则脏腑组织器官在相应的激发和推动下,正常发挥生理作用,一旦肝失疏泄,不能正常调节全身气机,则一身气机不畅,进而影响相关脏腑组织器官功能。也就是说如果肝失疏泄不能正常调畅全身气机,一方面直吃接影响血津液等物质的代谢,另一方面可通过影响人体脾胃气机升降之枢,进而影响一身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化生。故有“诸病皆可从肝治”之说,即五脏六腑,肝最重要,内伤杂病,肝病首当其冲,充分体现了肝在人体生理病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可见,肝主疏泄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其他脏腑无与比拟的重要性和广泛性。通过按摩调理肝胆,增强其疏泄功能,可以保持其他脏腑,乃至一身气机的条畅,进而促进人体血与津液的代谢和运行。
4.调三焦,利通道:三焦作为
六腑之一,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是气和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中医认为三焦“统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这说明了人体的气是通过三焦而输布到五脏六腑,充沛于全身的。三焦还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路。三焦在中医学中被划分为上、中、下三焦,其中膈以上为上焦,上焦接受来自中焦脾胃的水谷精微,通过心肺的宣发敷布,布散于全身,发挥其营养滋润作用因上焦接纳精微而布散,故又称“上焦主纳”。中焦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其所属的脏腑包括了现代医学的脾脏、胃、肝脏、胆。生理功能实际上包括了脾和胃的整个运化功能,成为“升降之枢”。下焦指胃以下的部位和脏器,如小肠、大肠、肾脏和膀胱等。其生理功能主要是排泄糟粕和尿液,被概括为"下焦如瀆”。因此三焦这一大腑的功能是否正常,也直接影响到人体气机条畅和水液代谢的正常与否。脏腑保健按摩中无论是对胸腹部还是腰背部的按摩,都贯穿着对“三焦”的一个全面调理的理念,从而有效保持人体气机升降出入、营养物质输布和代谢废物排泄通道的畅通,维持机体代谢的平衡。
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效果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ngmeijiaju.com/yssp/6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