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食物,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慢性病通常来得慢去得也慢,日常的调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张湖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名医顾问,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教研室教授。
今年10月17号,在北京前门建国饭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名医顾问,北京中医药大学老年学学会、老年营养与食品专业委员张湖德教授做了一场《中医食疗是老年人的必修课——谈谈“药治不如食疗”》的演讲,内容很中肯,操作性很强,很适合我们中老年人,一定要看看!
(▲北京前门建国饭店。)
食疗为什么更好?食疗亦称食治,指的是利用日常饮食物的功效对疾病进行治疗。对老年人来说,比药治技术具有更多优点,主要表现为:
1因为多数老年病病程缓慢,经常反复,迁延难愈,常常历时几年、十几年甚至终身。2药物苦口碍胃,煎制不便,不可能长期坚持。对此,张湖德教授认为:
“饮食物则为每个人日常所惯用,亦‘皆禀阴阳五行之性,与药无殊’。
(食疗)若能根据病情和患者胃口变化花样,不仅兼有治病与养生的双重作用,还可以增进食欲,适合长期使用。
况且食治取材一般方便,价格大多便宜,使用安全可靠,方法容易掌握。”
懂点食疗知识很有必要!《养老奉亲书》上讲到:“老年人皆厌于药而喜于食”。指出食物治疗老年病“倍胜于药”,倡“以食疗为先”的原则。
在张湖德教授的演讲中,还谈到:临床上的确有不少老年病采用食治技术后获得了理想效果的例子:
吃土豆缓解了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的,
常吃大蒜配合冠心病治疗的,
多吃蔬菜和南瓜控制了糖尿病,
常吃红薯解决了习惯性便秘,
常吃萝卜降低了高血压的等等。
可见,食物疗法对于我们慢性病的治疗有很好的帮助,吃对了食物,可以使得医师治疗事半功倍,减轻病痛,加快康复的进程。
因此,我们中老年人一定要懂一些基本的食疗知识。
3种慢性病食疗金方学下来!其实,采用饮食治疗老年病也同使用药物一样,也要讲求两条原则:
“同病异食”:即同一疾病因其“症”不同,所选食疗方亦不同。
“异病同食”:不同疾病,因其“症”相同,所用食疗方也可相同。
掌握了这两条原则,我们可以来看看下面这3帖名医提供的常见慢性病的食疗方:
1心梗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张京春有一帖预防心脏病人心梗的方子,大家可以借鉴。
配方
生晒参10-15克,生黄芪15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元胡10克,川芎10克,藿香12-18克,佩兰10-15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熟大黄10克。
心梗病人,可用熟大黄粉3-6克冲服代茶饮,以防便秘引起心梗并发症猝死。
医理
熟大黄对食积胃部嘈杂,牙龈肿痛,便秘同样有效。但凡怕吃生冷,大便淌薄不能服用。
2糖尿病糖尿病属于上热下寒症,南京医院中医科教授魏睦新推荐:糖尿病患者黄芩泡开水代茶饮用,可以治疗糖尿病的消渴症。
从黄芩中提取的一种叫黄芩苷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防治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作用,消渴症患者可以适当选用。
3高血压医院心脏血管病中心教授黄力推荐高血压患者日常饮用“莲心茶”。
配方
取莲子心12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天早晚各1次。
医理
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叫莲子心,性苦寒,味苦,却是一味良药。莲子心味苦性寒,能治心热,对高血压的辅助治疗很有用。
食疗有3点要注意此外,张湖德教授特别提醒:在使用食疗方法进行慢性病调理时,还有以下一些要点需要注意:
食物要熟、软、热。否则老年人脾胃虚薄,必不能正常受纳和健运。
饮食品种要多样化。单种久食,食物之偏性将导致阴阳气血失衡。
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古人早有“少吃长寿”的经验。中老年人一般吃七八分饱、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小毛病,注重日常食补,并且长期坚持,对于慢性病的治疗有非常大的帮助。
此文中慢性病食疗金方均出自名医之手,操作方便,效果明确。建议大家将此文随手转发给亲戚朋友,让大家一起学一学。疾病重在预防,平常注重食补,大病不找上门!
*本文建议配方、方法均出自国医,但药效因人而异。为了保证您的健康,在使用配方前请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祝您健康。
点击“阅读原文”后,江西白癜风医院北京哪家白癜风专科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ngmeijiaju.com/jkys/6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