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神天皇与圣德太子

应神天皇与圣德太子

上世纪末到4世纪末的大约一百年,是日本历史W上的“谜一样的世纪”。我们只能由一些传说大致推知:约于4世纪中叶前,大和朝廷以武力逐个征服了各地豪族,基本统一了西部日本。之后,为获取铁矿资源而多次出兵朝鲜半岛。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对外用兵,大大促进了日本民族意识的形成与统一国家的诞生,加深了日本人经半岛对大陆先进文化的认识与感受,引发了他们对大陆先进文化的浓厚兴趣,从而为其下一时期对大陆文化的大规模吸收奠定了基础。

但这一切都笼罩在朦胧的神话面纱中,只有到了应神天皇时代,神话面纱才被撩起,历史才露出了它的清晰面孔。亦即,应神天皇是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个实在天皇;他可能来自海外,娶中姬(第12代景行天皇孙女)为妻后继承了日本皇位,就如其母神功皇后的出身所暗示的。或许就因为这,应神及其后各朝热衷于对大陆文化的吸收。据载,当时有很多新罗人来到日本,在建内宿祢率领下筑堤造池,挖凿百济池,进行农业灌溉。应天皇要求,百济国王还进贡了一名叫王仁的贤人。芏仁去日本时带去了《论语》十卷和《千字文》一卷,使日本从此有了文字。此外还有铁匠卓素、织布制衣匠西素,以及自称秦始皇后裔的秦造、汉灵帝后人的

汉直等诸多能工巧匠,也都为日本带去了养蚕、纺织等先进的文化与技术。但最能代表应神以及他之后数朝文化的,还是那前方后圆、堪称世界之最的巨大古坟。其中最大者,是应神之子仁德天皇的陵寝。规模之大,以致后人借他的名字一一“大雀命”的谐音,称之为“大山陵天皇”。

据最近的地质研究发现,仁德陵的建造用土不是采自当地,而是迢迢数十里,由东面30公里外的金刚山和葛城山运来的。据测算,仅此一项就须一千个人整整花费四年时间。何况还有修砌表面所需要的约二万方石块的搬运,装饰巨坟的周围所需的二万多尊明器土俑的制作等,耗工之大,难以计算。与规模宏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内部的简陋。金银珠宝自不必说,就连像样的值钱物也没有。这说明当时的统治者显然并不十分富足,没有足够的财富可供他们带去阴间享用。神话般巨大陵寝的修建,或只是为了炫耀力量,借以威慑天下。但如此巨大的工程却让百姓不堪重负,古坟因而越建越小,不久也就销声匿迹了。圣德太子生于年。据说其母穴穗部见人皇后怀胎九月仍时时巡视宫中,一日因不胜劳累,巡至马厩时早产生下了他,故此幼名厩户。基督也生于马厩。这也许是巧合,但也许是基督传说随景教经大唐传入日本后附会到太子身上的,也可能是因为他幼时成长于厩户族人家中而得名。厩户是渡来人姓氏,精于马匹的饲养与调训,是大和朝廷的重要技术人员。

传说太子一生下来就能说话,有圣人的智慧。长大后,一个人能听十个人讲话,毫无差错,因而又名“丰聪耳”。总之,他不仅是个驰骋疆场的勇士,“兼知未然”的神人,而且多愁善感,纯情善良。无论是作为一个人,还是一个集团的领袖,他都完美无瑕。他超越了时代,古往今来一直深受日本人的普遍崇敬与亲近。他的肖像被印在纸钞上,至今只要一提起“圣德太子”,人们还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万元纸币。太子也确实无愧于这些赞誉。他于年制定了冠位十二品,第二年制定了宪法十七条。又多次遣使隋朝,加强了与大陆的联系……所有这些,都是革命性的、划时代的。冠位十二品规定了朝廷命官的阶级与所应授予的相应朝冠,是为区分官员等级而制定的。与此相对,宪法十七条是为君主(天皇)地位的绝对化而制定的,它规定了“承诏必谨。君则天之,臣则地之”,“国非二君,民无两主。率土兆民,以王为主”等。这些制度的建立,使日本在圣德太子摄政期间朝中央集权的古代国家迈进了一大步。但这都是他摄政前期的事。与他辉煌灿烂的前期相比,摄政后期则太子似乎消隐了,由动转入了静,由对现实政治的关心转入了在“梦殿”中的冥想。政治家圣德太子一变而成了宗教家与思想家,甚至达摩祖师的弟子。

推古天皇二十一年()十二月,41岁的太子跨着爱马去法隆寺。那是从难波四天王寺经法隆寺前往宫廷的一条大道,可并排跑三匹马,俗称太子道。路过片冈山(在今奈良县)西麓时,太子见一饥者倒卧路旁,就上前看视并问他姓名,饥者不回答。太子于是送他饮食,又脱下衣服盖在他身上,让他好好休息。又咏歌抚慰他道:饿倒路旁的旅人呀,你真可怜!可以告诉我是失了慈祥的父母,还是没了善良的妻子吗?饿倒路旁的旅人呀,你真可怜!翌曰,太子又派人去看望,但饥者已经死了。太子非常伤心,命人前去就地掩埋,并为他结结实实地修了一座坟。几天后,太子命人前去检视,说那饥者“绝非凡人,必是真人”。一看,果然坟墓完好如初,打开后棺中却不见了尸骨,只有太子所送衣服整整齐齐地叠放于棺内。检视者大惊,太子却丝毫也不惊讶,只让他再去取回衣服,和以前一样穿用,当时的人都十分惊异,感慨说,圣人知道圣人,真是这么一回事呀!《日本书纪》的这则故事也许只是个传说,但正如他晚年的名言“世间虚假,唯佛是真”所显示的,他对佛教理解的深刻是不容置疑的。据载,太子曾为推古天皇讲说佛经。最先选讲的《胜蔓经》,是一部女性人门的佛经;接着选了《法华经》,全称为“妙法莲华经”,是佛教根本经典一--日本中世以后的新兴教宗大多以它为据立宗。最后他讲了《维摩经》。该经的主人公维摩居士是个俗人,却能不用守戒、颂经、参禅,而直接开悟。佛教的一大特点是:只要你悟了道,那就不问过程,不管你是如何悟的道。因而即使如对维摩居士无赖般生活多有责难的释迦十大弟子之首的舍利弗,也对维摩无可奈何。

且不说太子的讲解如何简明,仅由他能从汗牛充栋的佛经中挑选出这三部来作教材看,就不能不佩服他的理解深刻与慧眼独具了:先由浅(《胜蔓经》)入深(《法华经》),讲清了佛教要义后,又进一步消除了天皇等人对神(传统信仰)佛(外来宗教)冲突的顾虑,避免了他们的袓辈时发生的宗教的血腥冲突。因为你可以超越戒律,你可以不出家,你甚至可以照常供奉你的神灵。只要你信佛,你就仍然可以得道成佛。太子所倡导的对外来宗教的包容态度,无疑为佛教在日本的兴盛扫清了思想上的最后障碍,从而使佛教有可能深深融进日本人的生活中和意识里,使日本人有可能依靠真正的宗教升华精神,获得个人灵魂的救赎。而这,是日本固有的神道信仰所无法给予的。

年2月,圣德太子弃世而去,年仅49岁。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及时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ngmeijiaju.com/jkys/jkys/148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